一、质控样定义与作用
定义:质控样(Quality Control Sample,QCS)是用于验证检测方法准确性、仪器稳定性及人员操作规范性的标准物质,通常包含已知浓度的目标成分。
作用:
监控检测系统的稳定性;
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;
验证人员操作的一致性;
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。
二、质控样使用前的准备
选择合适的质控样
类型匹配: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基质相似(如液体、固体)的质控样;
浓度范围:覆盖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(如低、中、高浓度);
溯源性:优先选择有证标准物质(CRM)或通过机构认证的质控样。
设备校准与维护
检测仪器需定期校准(如光谱仪、色谱仪);
使用前检查设备状态(如温度、压力、波长准确性)。
人员培训
操作人员需熟悉质控样使用流程及异常处理;
定期考核操作规范性(如移液、稀释、记录)。
三、质控样使用流程
检测计划制定
频率:每批次检测或每日至少1次;
位置:将质控样插入待测样品序列中(如每10个样品插入1个质控样)。
操作步骤
平行检测:同一质控样至少重复检测2次;
盲样测试:质控样编号与待测样品区分,避免主观偏差;
记录:详细记录质控样编号、检测时间、操作人员及结果。
结果判定
允许范围:质控样检测结果需在标称值±允许误差范围内(如±10%);
失控处理:若结果超限,需立即停止检测,排查原因(如仪器、试剂、操作)。
四、质控样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
储存条件五、质控样使用后的管理
按质控样说明书要求储存(如避光、冷藏);
定期检查有效期及储存环境。
记录与报告
建立质控样使用台账,记录检测结果及处理措施;
在检测报告中标注质控样使用情况及结果。
能力验证
定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,确保质控样使用效果。
六、案例分析
案例:某实验室检测食品中重金属铅,质控样标称值为0.5mg/kg,允许误差±10%。某批次检测中,质控样结果为0.65mg/kg(超出允许范围)。
处理:
立即停止检测,排查原因;
发现仪器波长偏移,重新校准后复测质控样,结果为0.48mg/kg(在允许范围内);
对该批次样品重新检测,确保结果可靠性。
七、总结
质控样是实验室标准化检测的“质量守门员”,其规范使用需从选择、操作到管理全流程把控。通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、及时处理异常结果,可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。
参考文献:
GB/T 27404-2008《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》
ISO/IEC 17025:2017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》
通过以上指南,实验室可系统化、标准化地使用质控样,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坚实保障。